|
采蓮曲 / 作者:徐彥伯 |
妾家越水邊,搖艇入江煙。
既覓同心侶,復采同心蓮。
折藕絲能脆,開花葉正圓。
春歌弄明月,歸棹落花前。
|
|
采蓮曲解釋: 采蓮曲
妾家越水邊,搖艇入江煙。
既覓同心侶,復采同心蓮。
折藕絲能脆,開花葉正圓。
春歌弄明月,歸棹落花前。
譯文:
在我家的越水邊,搖艇駛入江煙。
尋找到志同道合的伴侶,一同采摘同心蓮。
折下的蓮莖柔韌,盛開的蓮花葉片圓潤。
春天的樂曲伴隨著明亮的月光,歸去的船只在花瓣飄落之前。
詩意:
這首詩以采蓮為背景,抒發了詩人在美麗的自然環境中,與心愛的人共同欣賞蓮花的心情。詩人通過描繪蓮花的特點,表達了兩位心心相印的伴侶之間的默契和和諧,并借此展示了詩人對于美好事物及時光的珍惜,以及對愛情和生活美好的向往。
賞析:
《采蓮曲》是唐代詩人徐彥伯的作品,其運用細膩的描寫手法,將自然景物與人情并融在一起。詩中的“越水邊”指的是越州地區的水域,景色綺麗。詩人通過表達自己尋找到志同道合的伴侶后一同采蓮的情景,將自然景色與人情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滿和諧與美好感覺的畫面。詩人還通過描繪蓮花的特點,如折藕絲的脆弱、蓮花葉片的圓潤,展示了他對細節的觀察和對美的追求。最后,詩人運用春歌、明月、落花等形象,配合歸棹的畫面營造出一種寧靜、和諧的意境和美感。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美好事物及時光的珍惜,并傳達了對愛情和生活美好的向往。這首詩的詩意表達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關系,并體現了唐代詩歌講求韻律和意境的特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