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句 / 作者:譚用之 |
流水物情諳世態,落花春夢厭塵勞。
(《貽僧》)
織檻錦紋苔乍結,墮書花印菊初殘。
(《宿西溪隱士》)
光陰老去無成事,富貴不來爭奈何。
(《途中》)
眠云無限好知己,應笑不歸花滿樽。
(《入關》,以上并《吟窗雜錄》)
|
|
句解釋: 譯文:
《句》:流水旅人通世情,落花春夢厭塵忙。(《送僧》)
《宿西溪隱士》:檻邊藤蔓生苔結,地上落書花印殘菊。(《宿西溪隱士》)
《途中》:時光老去無所成,富貴未至何奈何。(《途中》)
《入關》:云中眠寐知己好,應笑不回花滿杯。(《入關》,以及《吟窗雜錄》)
詩意:
這幾首詩詞的主題圍繞著世事變遷、夢幻幽寂的主題展開。作者以簡潔的筆觸,描繪出自然景色隨著時間流轉而發生的變化和人生的無常。其中流水、落花、春夢等意象用來象征人們對于悲歡離合、浮生若夢的感悟和厭倦。詩人感嘆歲月的無情和命運的無常,表達了對于名利、富貴的追求和感嘆。
賞析:
這幾首詩詞用簡潔明了的表達,揭示了人世間的虛幻和無奈,詩人借助自然景色刻畫人生的轉瞬即逝和世事的無常。流水、落花、春夢等意象生動地反映了人們對于世態炎涼、浮生若夢的感慨和厭倦。詩人以淡泊的態度對待名利和富貴,表達了對于命運的無奈和對于真誠友誼的珍視。這些詩詞以簡約的語言和意象揭示了人類存在的困境和追求的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