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韶俯李通直二首 / 作者:蘇軾 |
青山只在古城隅,萬里歸來卜筑初。
會見四山朝鶴駕,更看三李跨鯨魚。
欲從抱樸傳家學,應怪中郎得異書。
待我丹成馭風去,借君瓊佩與霞裾。
|
|
次韻韶俯李通直二首解釋:
《次韻韶俯李通直二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你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青山只在古城隅,
萬里歸來卜筑初。
會見四山朝鶴駕,
更看三李跨鯨魚。
欲從抱樸傳家學,
應怪中郎得異書。
待我丹成馭風去,
借君瓊佩與霞裾。
中文譯文:
青山只在古城隅,
千里歸來筑家初。
相遇四山迎鶴駕,
更見三李跨鯨魚。
欲從抱樸傳家學,
當怪中郎得奇書。
待我丹成駕風去,
借君瓊佩與霞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游歷歸來的情景,以及他對傳統文化和學問的思考。
詩的開頭,蘇軾用"青山只在古城隅"來形容他游歷的地方,意味著青山的美景只存在于古老的城市角落中。"萬里歸來卜筑初"表達了他長途旅行后回到家中建造新居的初衷。
接下來,詩中描述了作者在回家的路上遇見了四座山峰上的仙鶴乘坐的仙車,以及三位姓李的人騎著鯨魚穿行的奇景。這些景象象征著仙境般的景色和人物,暗示了作者對于追求非凡與仙境的向往。
然后,蘇軾表達了自己想要從抱樸之道中傳承家學的愿望,"欲從抱樸傳家學"表明他希望能夠從古代的哲學思想中汲取智慧,傳承給后人。而"應怪中郎得異書"一句則表明他認為能夠得到不同尋常的書籍是他有幸的事情。
最后,蘇軾表示自己會修煉成仙,以"丹成馭風去"來形容自己將來駕馭風云,追求更高境界的意愿。他向朋友借用"瓊佩與霞裾",這里是以珍貴的飾物來代表自己的詩篇,表明他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作品傳達出珍貴和美好的價值觀。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仙境的描繪,表達了蘇軾對于傳統文化的崇敬、對于不凡境界的追求,以及對于自己作品的期望。同時,詩中所展現的山水意象和神奇景觀,使詩詞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