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廢琴 / 作者:白居易 |
絲桐合為琴,中有太古聲。
古聲澹無味,不稱今人情。
玉徽光彩滅,朱弦塵土生。
廢棄來已久,遺音尚泠泠。
不辭為君彈,縱彈人不聽。
何物使之然,羌笛與秦箏。
|
|
廢琴解釋:
廢琴
絲桐合為琴,中有太古聲。
古聲澹無味,不稱今人情。
玉徽光彩滅,朱弦塵土生。
廢棄來已久,遺音尚泠泠。
不辭為君彈,縱彈人不聽。
何物使之然,羌笛與秦箏。
中文譯文:
一根根絲和木桐結合為一架琴,琴中傳出太古的聲音。
這古老的聲音平淡無味,不符合現代人的情懷。
琴身上的玉徽光彩已經消失,朱弦上沾滿了塵土。
這架廢棄已久的琴,發出的音音質依然悠揚。
我不辭辛勞為你彈奏,縱然彈奏,人們又不肯聆聽。
這是什么原因呢?是羌笛和秦箏的緣故。
詩意:
《廢琴》這首詩描寫了一架廢棄已久的琴,它雖然年代久遠,但依然保留著太古的聲音。然而,這古老的聲音卻不被現代人所欣賞,人們不愿意傾聽它的琴音。詩中作者感嘆琴上的玉徽已失去光彩,朱弦上沾滿塵土,但廢棄的琴依然發出悠揚的音樂。最后作者疑問為什么人們不愿意聆聽這廢琴的音樂,他認為是因為羌笛和秦箏等樂器的流行,使得這廢琴的聲音不再受歡迎。
賞析:
《廢琴》這首詩通過描寫廢棄的琴和它的音色,抒發了作者的感慨和思考。詩中的廢琴可以被理解為一種象征,代表著曾經輝煌、如今被拋棄的事物。作者通過這廢棄的琴來表達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遺忘和對于新事物的追逐。同時,詩中的羌笛和秦箏的提及也暗示著時光的變遷和流行的更替。整首詩以敘述的方式展現出作者對于歷史文化的眷戀和對于現實的反思,既融合了作者個人的情感,又透露出一種時代的變遷和文化的斷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