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晚過洞庭 / 作者:張泌 |
征帆初掛酒初酣,暮景離情兩不堪。
千里晚霞云夢北,一洲霜橘洞庭南。
溪風送雨過秋寺,澗石驚龍落夜潭。
莫把羈魂吊湘魄,九疑愁絕鎖煙嵐。
|
|
秋晚過洞庭解釋: 秋晚過洞庭,朝代:唐代,作者:張泌。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秋天傍晚時分從洞庭湖經過的情景和內心的感受。
征帆初掛酒初酣,暮景離情兩不堪。
初掛征帆,即意味著出征的船只即將出發。酒初酣,意指尚未喝得醉意沉醉。這里是在描繪一個別離的情景,形容主人公即將離開,夕陽西下,濃濃的離別之情油然而生。
千里晚霞云夢北,一洲霜橘洞庭南。
晚霞似遙遠的北方云夢,洞庭湖如南方的一片冰霜橘樹。這里使用了對比的手法,將北方和南方的景色進行了對比,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溪風送雨過秋寺,澗石驚龍落夜潭。
溪風隨著雨水吹過秋寺,澗石上的龍被嚇得驚飛,掉進夜潭。這里描繪了秋天的溪風和夜潭的景色,以及一種神秘的氣氛,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
莫把羈魂吊湘魄,九疑愁絕鎖煙嵐。
不要讓離羈的魂靈惦記著湘江的月光,不要讓九疑山的愁緒困擾著心靈。這里用湘江和九疑山來象征著對故鄉的思念和愁緒,提醒自己要放下離憂和愁苦,繼續前行。
整體上,這首詩以秋天和離別為背景,打造了一種蒼涼寂寞的氛圍,表達了個人對故鄉的思念和對離別的痛苦之情。詩中運用對比和象征等手法,給人一種離合悲歡、凄涼空靈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