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鸚鵡 / 作者:秦韜玉 |
每聞別雁競悲鳴,卻嘆金籠寄此生。
早是翠襟爭愛惜,可堪丹觜強分明。
云漫隴樹魂應斷,歌接秦樓夢不成。
幸自禰衡人未識,賺他作賦被時輕。
|
|
鸚鵡解釋: 《鸚鵡》是一首唐代詩歌,作者是秦韜玉。詩中描述了一只鸚鵡被關在金籠中,對自由的渴望和無奈。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每次聽到別離的雁鳴聲,鸚鵡也會傷感地鳴叫,
卻對于被困在金籠中的自己嘆息。
很早就有人爭著贊美鸚鵡華美的羽毛,
只可惜鸚鵡的紅嘴強烈地揭示著不同的命運。
云霧籠罩著隴山的樹木,鸚鵡的精神似乎已經斷絕,
它的歌聲無法傳達到秦樓的夢中。
幸好自己還未被有才華的禰衡所知曉,
不然會被當做輕佻之人所嘲笑。
這首詩表達了鸚鵡作為一只被困在金籠中的鳥兒的無助和無奈。作者通過以自由的象征來描繪鸚鵡對外界的渴望,表達了對囚禁的痛苦和苦澀的心情。同時,詩中也暗示了自己身為文人的身份,對才華與命運的追求。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現實的無奈和對自己命運不受重視的不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