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古 / 作者:秦韜玉 |
大底榮枯各自行,兼疑陰騭也難明。
無門雪向頭中出,得路云從腳下生。
深作四溟何浩渺,高為五岳太崢嶸。
都來總向人間看,直到皇天可是平。
|
|
問古解釋: 《問古》是唐代秦韜玉創作的一首詩詞,它描述了人生的起伏和變幻無常。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大底榮枯各自行,
兼疑陰騭也難明。
無門雪向頭中出,
得路云從腳下生。
深作四溟何浩渺,
高為五岳太崢嶸。
都來總向人間看,
直到皇天可是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的景物來象征人生的起伏和變化。首先提到大地的榮枯是自然規律,每個人都會經歷興盛和衰落的階段,而人們常常難以理解天命的安排。
接著,詩人用雪從頭部溢出,云從腳下生長的比喻,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不可預測。就像無門雪從頭中出,得路云從腳下生,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經歷風雨之后才會得到真正的成長。
詩中的四溟和五岳分別指海洋和山脈,用以形容無垠的海洋和峻峭的山脈,表達了人生的浩渺和崇高。詩人認為人生不僅是微小而短暫的,更是包含著廣闊的世界和高遠的理想。
最后兩句表達了人們對人間萬象的觀察和對天命的追問。詩人宣揚了要站在人間去觀察和理解天理,同時希望天命是公正和平等的。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自然景物作為隱喻,通過描繪起伏變化的自然現象來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深遠。它提醒人們要經歷人生的種種挫折和考驗,不斷追問和探索真理,最終達到身心的平和和圓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