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友人 / 作者:于武陵 |
長安清渭東,游子跡重重。
此去紅塵路,難尋君馬蹤。
昔時輕一別,漸老貴相逢。
應戀嵩陽住,嵩陽饒古松。
|
|
寄友人解釋: 《寄友人》譯文:
東方長安城那清澈流淌的渭水旁,
我這游子的足跡如此頻繁。
在這離開紅塵的路上,
很難找到你的馬蹤。
曾經我們輕松地分別,
而現在年歲漸長,珍貴的相聚越發困難。
我應該向嵩陽山住下,
嵩陽山上有古老的松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于武陵寄給友人的一首詩,詩人表達了游子在長安東方的心境和思念之情。
詩中的長安和清渭東象征著離散的兩地,渭水是長安的一條河流,長安是當時的唐朝都城,寄托著游子的思鄉之情。此去紅塵路難尋君馬蹤句表達了即使在同一個城市,但卻很難找到友人的蹤跡,也象征了友人之間疏離的心態。
詩人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曾經輕松的分別變成了難得的相逢,歲月的流逝讓友情變得更加珍貴。最后兩句“應戀嵩陽住,嵩陽饒古松”意味著詩人愿意在嵩陽山住下,與友人一起品味山林之間的寧靜和古老。
整首詩意境寧靜而憂郁,表達了游子對友人的思念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同時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來襯托出游子的心境,展現了唐代詩人注重表達內心感受、追求無拘無束自然之美的特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