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友人洛中春感 / 作者:白居易 |
莫悲金谷園中月,莫嘆天津橋上春。
若學多情尋往事,人間何處不傷神。
|
|
和友人洛中春感解釋:
《和友人洛中春感》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莫悲金谷園中月,
不要為金谷園中的月亮而悲傷,
莫嘆天津橋上春。
不要對天津橋上的春天感到嘆息。
若學多情尋往事,
如果要學會多情去追尋過去的事情,
人間何處不傷神。
人生在世,哪里不會傷神呢?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人生苦難的領悟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詩人勸人不要因為金谷園中的月亮的冷寂而悲傷,也不要對天津橋上的春天感到嘆息。他告誡人們,如果想要真正懂得多情,就要追尋過去的事情,因為人生無處不傷神。這是一首充滿哲理的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人生痛苦和追憶的深刻思考。
詩中的金谷園和天津橋都是具體的地名,但在這里,它們更多地代表著人生中的苦難和遺憾。金谷園中的月亮寂寞無人欣賞,象征了人生中的孤獨和不被理解。天津橋上的春天被詩人說成是令人嘆息的,意味著人生中的美好時光也會逝去,帶來遺憾和無奈。
詩人以淡泊的態度對待人生的苦難和遺憾,他認為人生中的痛苦難免,無論身處何地,都會傷神。他鼓勵人們學會多情,去追尋過去的美好時光,并在其中找到一些慰藉。這種觀念體現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態度,他們以超脫的姿態對待世俗的榮辱成敗,追求內心的自由與寧靜。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對人生苦難和美好時光的反思,展現了詩人豁達淡泊的生活態度,給人以啟示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