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中晴月送殷四入關 / 作者:劉希夷 |
清洛浮橋南渡頭,天晶萬里散華洲。
晴看石瀨光無數,曉入寒潭浸不流。
微云一點曙煙起,南陌憧憧遍行子。
欲將此意與君論,復道秦關尚千里。
|
|
洛中晴月送殷四入關解釋: 洛中晴月送殷四入關
清洛浮橋南渡頭,
天晶萬里散華洲。
晴看石瀨光無數,
曉入寒潭浸不流。
微云一點曙煙起,
南陌憧憧遍行子。
欲將此意與君論,
復道秦關尚千里。
中文譯文:
洛陽城中,晴朗的月光送別殷四入關。
在清澈的洛河浮橋南渡處,
天上的明亮亮晶晶的月光映照在萬里無邊的華洲上。
晴朗的夜空中,石瀨的光芒無數,
黎明時分,月光透入寒冷的潭水,卻無法濕潤水面。
天空微微飄著一點云彩,曙光漸漸升起,
洛陽的南街上,到處都是行旅的人。
我想和你談談這種感受,
再說一說那前去秦關還有千里的路途。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洛陽中的晴朗夜晚,以及洛河浮橋南渡處的美景。作者通過描繪石瀨的光芒以及月光映照在洛河上,形象地表達了清澈和明亮的景象。同時,作者巧妙地將月光照在寒潭上無法流動的情景,與曉入寒潭的景象相結合,增加了詩意的深度。
詩中再現了晨曦時分洛陽南街上行旅的熱鬧景象,表現了繁忙的都市生活。作者將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并表明了想要與對方分享這種感受的意愿。最后一句“復道秦關尚千里”表達了作者將要繼續前往秦關的旅途遙遠,展示了對未來的向往和無盡的可能性。
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清新,以描述景物為主線,通過描繪天空、河流和行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的感受和思考。通過勞作這樣的景物描寫,詩歌呈現出自然景觀和人的活動之間的交叉與融合,展示了唐代文人對自然景物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