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集張諲所居 / 作者:劉希夷 |
江南成久客,門館日蕭條。
惟有圖書在,多傷鬢發凋。
諸生陪講誦,稚子給漁樵。
隱室寒燈凈,空階落葉飄。
滄洲自有趣,誰道隱須招。
|
|
夜集張諲所居解釋: 夜集張諲所居
江南成久客,門館日蕭條。
惟有圖書在,多傷鬢發凋。
諸生陪講誦,稚子給漁樵。
隱室寒燈凈,空階落葉飄。
滄洲自有趣,誰道隱須招。
中文譯文:
夜晚聚集在張諲的住處
江南已成為我久居的地方,家門冷清寂靜。
唯有書籍陪伴在身邊,卻多傷及了我的鬢發凋謝。
年輕的學生們陪同我講課和學習,年幼的孩子們則當漁民和樵夫。
隱居的小屋,寒冷中的孤燈依然明亮,空蕩蕩的門階上飄落著落葉。
滄桑的世界中自有樂趣,然而誰能懂得隱居者所需要的吸引力呢?
詩意:
這首詩寫出了作者在江南隱居的生活,感嘆自己早已成為了江南的久客,門庭冷落。然而,他對于圖書的熱愛仍然讓他保持心靈的寄托,卻也為此花去了年華,使鬢發提前凋謝。他欣賞學生們的陪伴,而年幼的孩子們則以漁樵為生。在孤寂的隱居之中,他的燈火依然閃爍,與世隔絕,唯有落葉飄舞在空蕩的門階上。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文字,表達了作者在江南隱居的心情和生活狀態。詩人對于圖書的追求和熱愛,使他在久居他鄉的寥寂中找到了一點安慰,然而這種追求也消耗了他的年華和精力。他贊美學生們對他的敬仰和陪伴,同時也為年幼的孩子們的無憂無慮生活所傾羨。詩人居住的隱居之地寒冷荒涼,但他點亮的燈火照亮了他的內心,而空蕩的門階上的落葉則象征著時光的流逝和寂寥的生活。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盡享隱居生活中的樂趣,卻又感嘆世人不理解這種選擇。
這首詩寄托了詩人的隱居心境和對于學識和內心寄托的渴望,同時也傳達了對于世俗生活的反思和追求內心自由的渴望。語言簡練而凝練,文字質樸卻有著深刻的意蘊,給人以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