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事 / 作者:王炎 |
桑盡蠶皆繭,秧成麥已秋。
山云翻黑雨,溪樹沒黃流。
紅粟方翔貴,蒼生未病瘳。
茅茨煙不起,飽飯得無憂。
|
|
即事解釋: 《即事》是宋代詩人王炎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桑盡蠶皆繭,
秧成麥已秋。
山云翻黑雨,
溪樹沒黃流。
紅粟方翔貴,
蒼生未病瘳。
茅茨煙不起,
飽飯得無憂。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豐收和繁榮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滿足和喜悅。詩中通過描寫自然界和人類生活的細節(jié),展示了豐收的農(nóng)田、蓬勃的生命和幸福的生活狀態(tài)。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象和人類生活的描繪,展現(xiàn)了一個充滿喜悅和滿足的場景。首句"桑盡蠶皆繭,秧成麥已秋"描繪了蠶繭飽滿,麥子已經(jīng)成熟的景象,同時也隱含了勞動的成果和豐收的喜悅。
接著,詩人描述了天空中的變化:"山云翻黑雨,溪樹沒黃流"。這里的"山云翻黑雨"暗示著大自然的變幻和陰雨天氣,而"溪樹沒黃流"則暗示著水流湍急,豐沛的水源,進一步彰顯了豐收的景象。
接下來的兩句"紅粟方翔貴,蒼生未病瘳"表達了農(nóng)作物豐收的喜悅和人們身體健康的狀態(tài)。紅粟指的是豐收的谷物,其翱翔的意象暗示著莊稼的茁壯成長。"蒼生未病瘳"則意味著人們身體健康,沒有疾病的困擾。
最后兩句"茅茨煙不起,飽飯得無憂"描述了人們安居樂業(yè)的生活狀態(tài)。茅茨是簡陋的茅草屋,"煙不起"說明了居民們已經(jīng)不再為生計發(fā)愁,飽飯得無憂。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豐收和幸福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豐收的喜悅。通過自然景象與人類生活的融合,詩人傳遞了一種積極向上、充滿希望的情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