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江勸駕送舉人二首 / 作者:王炎 |
藏山有良玉,潛淵有明珠。
寶氣露光彩,見者詎肯遺。
賢士抱良貴,又與珠玉殊。
方其未達時,眇然一布韋。
時來取通顯,乘軒而執(zhí)圭。
鶴書出閶闔,嗣圣清明初。
彈冠今匯征,駸駸上天衢。
顯親與事君,忠孝當無虧。
|
|
清江勸駕送舉人二首解釋: 《清江勸駕送舉人二首》是宋代王炎的作品。這首詩以清江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寫山中的珍貴玉石和深潛水底的明亮珠寶來表達詩人對于人才的珍視和推崇之情。
詩中提到“藏山有良玉,潛淵有明珠”,形容了山中蘊藏著寶貴的玉石和水底隱藏著明亮的珠寶。這些寶貴的物品散發(fā)出寶氣,光彩熠熠,任何看到它們的人都不會舍棄。接著詩人將這些寶貴的物品與賢士相比,賢士的品質(zhì)更加珍貴,超越了珠玉的價值。這里的賢士指的是有才德的士人。
詩人表示,盡管賢士的光輝尚未顯露,但他們像一塊未完成的布韋一樣,即將展現(xiàn)出非凡的才華和成就。當時機來臨,賢士們將通過努力獲得圣明的認可,升遷于官場之上。詩中提到乘軒執(zhí)圭,形容賢士們成為朝廷的重要人物。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賢士們的卓越成就。他們的才華在世人面前展現(xiàn),就像白鶴飛翔書寫出了吉祥的言辭。這里的鶴書指的是鶴飛舞時所留下的痕跡,象征著賢士的文章和才華。嗣圣清明初,指的是成為皇帝的嗣子,清明時節(jié)代表著皇位的新開始。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那些已經(jīng)脫穎而出的賢士的贊美和祝福。他們優(yōu)雅地戴上了士冠,自信地行走在天衢之上,展示了自己的才華和品德。他們以忠孝事奉君王,既能盡孝于親人,又能盡忠于國家和君主。這樣的賢士不會有任何缺陷,必將在社會上獲得名望和地位。
整首詩通過山中的珍寶和水底的明珠來隱喻賢士的才華和品德,表達了詩人對于人才的贊美和期望。詩中運用了比喻手法,通過物象的描寫來抒發(fā)情感,展示了宋代士人對于才德的追求和珍視,同時也體現(xiàn)了士人對于君王忠誠的態(tài)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