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元韻答清老 / 作者:王炎 |
篆車創始自稚輪,筦簟從初但蒲稿。
詩到晚唐非不佳,少似國風能理到。
嗟予耄矣棄潁泓,臥病終年長卻掃。
客無脫屨一榻懸,人不到門群雀噪。
敢意支郎念岑寂,時將妙語起衰老。
若人搜句乃余事,雖不雕鐫自精好。
況于佛祖可呵罵,豈無魔外宜攻討。
早辦山居一把茅,為我長歌歌證道。
|
|
用元韻答清老解釋: 《用元韻答清老》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王炎。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篆車創始自稚輪,筦簟從初但蒲稿。
中文譯文:篆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稚輪,竹簡和竹席也從最初的蒲葵草稿演變而來。
詩到晚唐非不佳,少似國風能理到。
中文譯文:雖然宋代的詩詞不如晚唐的那樣出色,但仍然能夠體現出古代國風的韻味和文理之美。
嗟予耄矣棄潁泓,臥病終年長卻掃。
中文譯文:唉,我年事已高,放棄了繁忙的都市生活,長年臥病,卻一直守護著清靜的山居。
客無脫屨一榻懸,人不到門群雀噪。
中文譯文:來訪的客人不愿脫下鞋履,只在門外徘徊,而門外的麻雀喧鬧不止。
敢意支郎念岑寂,時將妙語起衰老。
中文譯文:我敢于向支郎表達對山居靜謐生活的思念,時常通過妙語來喚起自己年邁的心境。
若人搜句乃余事,雖不雕鐫自精好。
中文譯文:如果有人能夠搜尋到我的詩句,那已經超出了我的預期,盡管這些詩句并沒有經過精心雕琢,但也還算精美。
況于佛祖可呵罵,豈無魔外宜攻討。
中文譯文:何況對于佛祖,我可以毫不留情地批評,難道就沒有其他邪惡需要被抵抗嗎?
早辦山居一把茅,為我長歌歌證道。
中文譯文:早早地在山居安頓下來,拿起一把茅草,為我唱響長歌,以證明我的道心。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王炎對山居生活的向往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他放棄了繁華都市的生活,選擇了寧靜的山居,臥病長年卻仍保持著對詩詞的創作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作者通過對詩詞創作的自省,表達了對自己年老的領悟和對世事變遷的思考。他批評了一些宗教和信仰的偏見,強調了個人對于自由思考和追求真理的重要性。整首詩詞以深沉的情感和優美的文字展現了作者的獨特視角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