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徐商叟參議儒榮閣 / 作者:王炎 |
神皋北望幾傷情,海上何人議北盟。
青簡成編裨史事,紫泥封璽獎儒榮。
書藏金匱人爭問,身到蓬山志亦亨。
佩印累累真漫耳,婆娑林下有香名。
|
|
題徐商叟參議儒榮閣解釋: 《題徐商叟參議儒榮閣》是宋代王炎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青天上,北方的山川幾度讓人傷感,海上的人們在議論北方的聯盟。歷史的記載成為一部青色的書,被用紫泥封存的印章獎賞了儒學的光榮。這些書籍被珍藏在金屬的柜子中,人們爭相前來詢問,而當我到達蓬山時,也能實現自己的志向。佩戴的印章多到堆積如山,真實的事跡無法完全被聽到,而在郁郁蔥蔥的林下,有一位聞名遐邇的文人。
這首詩詞以宋代時期的政治背景為背景,描述了徐商叟參與討論北方聯盟的情景。詩中運用了典型的宋代文人風格,以含蓄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儒學榮譽的贊揚,以及對歷史和文化的重視。
詩詞的開頭以青天、北方山川和海上人們議論的景象為背景,營造了一種凄涼的氛圍,折射出作者內心的傷感。接著,詩人提到了青色的書和紫泥封璽,表達了對歷史文獻和儒學傳統的推崇。他描述了人們對這些書籍的渴望和爭相詢問的場景,暗示了儒學的影響和價值。
詩詞的結尾以蓬山和林下的場景作為對比,表達了作者在蓬山追求自己志向的意愿。他提到佩戴的印章累累堆積如山,隱喻了官員們的功績和榮譽,但也暗示了實際情況被掩蓋的現實。最后一句中的婆娑林下有香名,表明在平凡的環境中,也有一位名聞遐邇的文人。這句話可以理解為對文人境遇的思考和對文學價值的肯定。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政治場景的描繪和對文化價值的思考,傳達了作者對儒學榮譽和文人境遇的思考。它展現了宋代文人的情感和思想,并通過隱喻和意象的運用,使詩詞更具深度和藝術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