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蕭參政挽詩二首 / 作者:王炎 |
正學無阿世,危言不顧身。
旁觀多側目,獨立屢攖鱗。
八葉鈞衡后,三朝柱石臣。
晚方陪國論,終不盡經綸。
|
|
蕭參政挽詩二首解釋: 《蕭參政挽詩二首》是宋代王炎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身才學的追求和對時事的關注,以及他在政治上的堅持和孤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第一首:
正學無阿世,
危言不顧身。
旁觀多側目,
獨立屢攖鱗。
第二首:
八葉鈞衡后,
三朝柱石臣。
晚方陪國論,
終不盡經綸。
這首詩詞的詩意是,作者不迎合世俗的價值觀和觀點,堅持自己的學術追求,無論是否得到社會的認同。他勇于說出危險的言論,不顧個人安危。然而,他的行為卻引來了許多旁觀者的嘲笑和指責,但作者仍然保持了自己的獨立立場,并不斷努力追求卓越。
詩中提到的"八葉鈞衡"是指官員選拔中的重要標準,而"三朝柱石臣"則指在政治舞臺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響力的人物。作者自謙地表示自己只是陪伴在晚輩們的國家討論中,雖然在政治經濟等方面的了解和見解不盡人意,但他仍然堅守自己的原則和信念。
這首詩詞通過表達作者個人的思想境界和政治立場,展示了他在社會中的獨特性和堅定不移的追求。它呈現了一個在塵世紛擾中保持清醒和獨立思考的形象,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真理和道義的追求,對個人價值的堅守。這首詩詞具有韻味深長、意境獨特的藝術風格,表達了作者對個人追求和自由精神的贊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