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蕭參政挽詩二首 / 作者:王炎 |
東府才登用,南園即退藏。
不欺身自正,無欲氣能剛。
士共悲梁壞,朝應惜鑒亡。
臧孫宜有后,世出甲科郎。
|
|
蕭參政挽詩二首解釋: 《蕭參政挽詩二首》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王炎。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第一首:
東府才登用,
南園即退藏。
不欺身自正,
無欲氣能剛。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于官場風云變幻的思考和感慨。"東府才登用,南園即退藏",意味著那些有才能的人進入朝廷擔任要職,而那些在南園中修身養性的人則漸漸隱退。詩人在這里并不抱怨自己沒有得到機會,而是在悲嘆一個人在官場中能否保持正直和堅持原則的難度。
"不欺身自正,無欲氣能剛",詩人強調了自我約束的重要性。他認為一個人應該保持自身的正直,不受外界的誘惑和欺騙,同時也表達了他對于能夠堅持自己原則并不受個人私欲和功利之氣影響的人的贊賞。
第二首:
士共悲梁壞,
朝應惜鑒亡。
臧孫宜有后,
世出甲科郎。
這首詩詞繼續探討了官場中的不幸。"士共悲梁壞,朝應惜鑒亡",表達了詩人對于士人共同悲嘆梁憲官場敗壞的心情。他呼吁朝廷應該珍惜那些能夠明察時務、有才德的人,不要讓他們淪為無用之人。
"臧孫宜有后,世出甲科郎",詩人希望那些有才能的人能夠得到機會,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他寄望于新的一代能夠崛起,出類拔萃,成為朝廷中的精英。
這兩首詩詞通過對官場的反思和對人才的期望,傳達了詩人對于社會風氣的憂慮和對于公正和品德的追求。他希望能夠看到更多有才干、正直的人得到重用,為國家和社會帶來積極的變革。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于官場腐敗和浮躁之風的不滿,呼吁人們保持初心,不被功利和欲望所蒙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