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晚晴 / 作者:王炎 |
斷霞縷脈淺深紅,雨挾涼來助好風。
心厭亂蟬專美蔭,目隨高鳥度晴空。
此身尚落功名外,生理方侵念慮中。
坐到夜深明月上,秋聲故故繞梧桐。
|
|
秋日晚晴解釋: 《秋日晚晴》是宋代詩人王炎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天的晚上晴空萬里,殘余的霞光像細細的紅線,顏色淺淡而深紅。雨水帶著涼意降臨,助長了清爽的秋風。我心里煩躁厭倦,只想專注于靜謐的樹蔭下,不去理睬嘈雜的蟬鳴聲。我目光隨著高飛的鳥兒飄過,一直望向晴朗的天空。盡管我身處世俗之外,仍然受到現實的束縛,思慮紛至沓來,侵占了我的生活和思緒。坐在夜深人靜、明亮的月光下,秋天的聲音在悠揚地環繞著梧桐樹。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日晚晴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詩人將自然景色與內心體驗相結合,展現了一種愿望——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尋求寧靜與自由。詩詞以秋天的自然景觀為背景,秋日的晚晴給人以寧靜、清涼的感覺,同時也映襯出詩人內心的煩躁和厭倦。詩人渴望擺脫功名利祿的紛擾,追求心靈的寧靜,但現實的壓力和思慮卻不斷侵擾著他的內心。
詩中的梧桐樹在夜晚的明月映照下,成為一種象征。它不僅代表了詩人的身世和處境,同時也象征著詩人內心深處的向往和追求。秋聲在梧桐樹間回蕩,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和對寧靜的追求。
這首詩詞以簡潔、流暢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感悟。通過描寫秋日晚晴的景色,詩人抒發了對繁雜世界的厭倦與追求內心寧靜的愿望,體現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整首詩詞意境清新,給人以閑適的感覺,讀來使人心曠神怡,引發人們對內心靜謐與自由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