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壬戌立春日 / 作者:王炎 |
晼晼流年度,凄涼短景催。
月圓疑臘半,歲閏已春回。
一箸青絲菜,三杯白玉醅。
主人無喜事,蠟炬誤花開。
|
|
壬戌立春日解釋: 詩詞:《壬戌立春日》
詩意和賞析:
《壬戌立春日》是宋代詩人王炎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立春時節(jié)的景象,以及主人家中的冷清和寂寞。通過細(xì)膩的描寫和巧妙的意象,表達了歲月的流轉(zhuǎn)和時光的短暫,以及人們對于喜慶的期盼與錯失。
詩中的“晼晼流年度,凄涼短景催”一句,形容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匆匆。人們感嘆光陰如梭,短暫的春景已經(jīng)來到,而凄涼的景象也因此催促著人們。
“月圓疑臘半,歲閏已春回”,這句詩表達了人們對時間的迷惑和辨別。雖然月亮圓滿,但是還有半月的時間才到臘月,而閏年已經(jīng)過去,春天卻已經(jīng)回來了。這種錯亂的時間感,暗示了人們對于喜事的期待和錯失。
“一箸青絲菜,三杯白玉醅”,這句詩描繪了主人家中的寂寞和冷清。青絲菜和白玉醅是寓示主人家中的菜肴和酒,但是宴席上沒有喜事可慶,只有主人孤獨的品味。這種對主人寂寞心境的描繪,進一步突出了詩中的凄涼氛圍。
“蠟炬誤花開”,這句詩以寓意的形式表達了主人錯失喜事的悲傷。蠟炬照亮了房間,但是卻沒有迎來應(yīng)有的花開喜慶。這種失落感和對于時機的錯失,使詩詞更加深入人心。
《壬戌立春日》以簡潔的語言和意象,刻畫了立春時節(jié)的凄涼與寂寞,以及人們對喜事的期待和錯失的感受。通過對時間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思考,詩人喚起讀者對于歲月易逝的反思,并帶來一絲凄美和憂傷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