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歸 / 作者:蘇軾 |
牛羊久已下,寂寞掩柴扉。
水鵲鳴城堞,飛螢上戟衣。
夜涼江海近,天闊斗牛微。
何日招舟子,寒江北渡歸。
|
|
暮歸解釋:
《暮歸》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夜晚歸途中的寂靜和孤獨感。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暮歸》
牛羊久已下,寂寞掩柴扉。
水鵲鳴城堞,飛螢上戟衣。
夜涼江海近,天闊斗牛微。
何日招舟子,寒江北渡歸。
詩詞的中文譯文:
黃昏歸家,
牛羊早已回到圈舍,寂寞無人,柴門緊閉。
城堞上傳來水鵲的鳴叫聲,螢火飛舞在戰袍上。
夜晚的涼意讓江海的距離更近,星空遼闊,北斗微微閃爍。
不知何時才能召喚船夫,渡過寒冷的江水,回到北方的家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軾夜晚歸途中的心境和景象。詩人使用了簡潔而形象的語言,通過對牛羊回家、柴門寂寞、水鵲鳴叫、螢火飛舞等細節的描繪,表現了夜晚鄉村的寧靜和孤獨感。詩中的江海、天空、北斗等意象,增強了詩詞的寬廣和遙遠感。
整首詩詞情感沉郁,寄托了詩人對歸鄉的渴望和思念之情。詩中的寒江北渡,暗示著詩人渴望早日能夠乘船渡過江水,回到北方故鄉。詩人在寂靜的夜晚,感嘆自己的孤獨和遠離家鄉的無奈,同時也表達了對歸家的渴望和希望。
《暮歸》以簡練的語言描繪出夜晚歸途中的凄涼氛圍,同時通過含蓄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和向往。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抒情風格和深遠的意境,展現了蘇軾才情橫溢的藝術魅力,是宋代文學中的經典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