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龐公 / 作者:蘇軾 |
襄陽龐公少檢束,白發不髡亦不俗。
世所奔趨我獨棄,我已有余彼不足。
鹿門有月樹下行,虎溪無風舟上宿。
不識當時捕魚客,但愛長康畫金粟。
杜口如今不復言,龐公為人不曲局。
東西有人問老翁,為道明燈照華屋。
|
|
龐公解釋:
詩詞:《龐公》
襄陽龐公少檢束,
白發不髡亦不俗。
世所奔趨我獨棄,
我已有余彼不足。
鹿門有月樹下行,
虎溪無風舟上宿。
不識當時捕魚客,
但愛長康畫金粟。
杜口如今不復言,
龐公為人不曲局。
東西有人問老翁,
為道明燈照華屋。
中文譯文:
龐公,年少時不受約束,
拒絕剃發,也不追求世俗的華麗。
世人奔忙追逐,而我獨自放棄,
我已經擁有足夠,不再追求他人所欲。
月亮升起在鹿門之間,我步行在樹下,
在虎溪邊沒有風的船上過夜。
我不認識當時的漁夫,
但我喜愛畫中的長康和金色的粟。
如今我閉口不再言語,
龐公為人正直不曲屈。
從東到西有人來問老翁,
詢問明燈為何照耀華麗的宅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龐公為主人公,表達了作者蘇軾對龐公高潔獨立的贊賞。龐公年少時沒有受到世俗的束縛,不追求外在的華麗,而是保持自己的本真。他與眾不同,放棄了世俗的追逐,認為已經擁有足夠的東西,不再追求他人所追求的財富和名利。
詩中描繪了龐公在鹿門下行走的景象,形容月亮升起,落在樹下,表現了一種寧靜和與自然的親近。他在沒有風的虎溪上的船上過夜,展現了他遠離塵囂,追求寧靜和獨立的生活態度。
詩中出現了"長康畫金粟"的描寫,表達了龐公對繪畫藝術的喜愛。他并不認識當時的畫家,但欣賞畫中所表現的美景,這體現了他對純粹的藝術的追求和欣賞。
詩的最后兩句,以龐公為代表的老翁被人問起明燈照耀華麗宅邸的原因,傳遞出龐公高尚的品德和正直的人格,使他得到他人的尊敬和敬仰。
整首詩通過龐公的形象,表達了對追求真實自我的贊賞和對高尚品德的推崇。龐公以其獨立、純粹和正直的生活態度,展示了一種追求內心自由和高尚境界的人生追求。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龐公的形象和境界,反映了作者對人格高尚和追求真實自我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