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清遠道士詩,因而繼作 / 作者:顏真卿 |
不到東西寺,于今五十春。
朅來從舊賞,林壑宛相親。
吳子多藏日,秦王厭勝辰。
劍池穿萬仞,盤石坐千人。
金氣騰為虎,琴臺化若神。
登壇仰生一,舍宅嘆珣珉。
中嶺分雙樹,回巒絕四鄰。
窺臨江海接,崇飾四時新。
客有神仙者,于茲雅麗陳。
名高清遠峽,文聚斗牛津。
跡異心寧間,聲同質豈均。
悠然千載后,知我揖光塵。
|
|
刻清遠道士詩,因而繼作解釋: 刻清遠道士詩,因而繼作
不到東西寺,于今五十春。
朅來從舊賞,林壑宛相親。
吳子多藏日,秦王厭勝辰。
劍池穿萬仞,盤石坐千人。
金氣騰為虎,琴臺化若神。
登壇仰生一,舍宅嘆珣珉。
中嶺分雙樹,回巒絕四鄰。
窺臨江海接,崇飾四時新。
客有神仙者,于茲雅麗陳。
名高清遠峽,文聚斗牛津。
跡異心寧間,聲同質豈均。
悠然千載后,知我揖光塵。
中文譯文:
刻清遠道士詩,繼而創作
五十個春天過去了,我還沒有去過東西寺。
多年來,我一直賞識著山林和峽谷。
吳國君主喜歡躲藏日光,秦王討厭盛夏時分。
劍池穿透萬仞高山,盤石可以容納千人。
黃金氣息凝聚成虎形,琴臺魔力化作神威。
登上道壇,仰望眾生的出世,舍棄家宅,感嘆尋常的珍寶。
中嶺將雙樹劃分,回巒形成四周邊界。
窺看江海相接,裝飾四季的新顏。
有一位神仙般的客人,以雅麗的陳貴之名在這里。
享有盛名的清遠峽,聚集了文人墨客。
我的足跡與他們有所不同,心聲也不盡相同。
千百年后,悠然自得地感嘆,我明白自己是光塵的一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顏真卿游歷山水之間的心情和感受。他在五十個春天中,仍未能親身到訪東西寺,僅能通過欣賞山林峽谷來滿足自己的心靈追求。他看到吳國君主喜歡躲避日光,秦王討厭炎熱的夏天,觀察到劍池穿透高山,盤石能坐千人。這些景象都展現了大自然的壯美和神秘。詩人還提到了金氣騰虎的景象和琴臺化神的魔力,以及他在道壇上仰望眾生出世而舍棄家宅的感慨。他看到中嶺分隔雙樹,回巒峭壁連接四鄰,窺探江海接合的景象,感嘆四季的裝飾。最后,詩人提到在他的陳詞中,有一位神仙般的客人,名叫清遠峽,文人墨客們聚集在這個地方。詩人對自己與這些文人心境的不同表達了獨特的思考。最后,詩人悠然自得地認識到自己與眾生一樣是光塵的一員。
整首詩詞以雄渾的文字描繪了大自然的壯美景色,表達了詩人對山水和人生的思考。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自己的感悟,詩人展現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人生的思考,表達了對清遠峽和文人墨客們的贊美。整個詩詞情感深沉,文字雄渾有力,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和心靈沖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