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賦得慎罰 / 作者:虞世南 |
帝圖光往冊,上德表鴻名。
道冠二儀始,風高三代英。
樂和知化洽,訟息表刑清。
罰輕猶在念,勿喜尚留情。
明慎全無枉,哀矜在好生。
五疵過亦察,二辟理彌精。
幪巾示廉恥,嘉石務詳平。
每削繁苛性,常深惻隱誠。
政寬思濟猛,疑罪必從輕。
于張懲不濫,陳郭憲無傾。
刑措諒斯在,歡然仰頌聲。
|
|
賦得慎罰解釋: 中文譯文:
賦得慎罰
帝圖光往冊,上德表鴻名。
皇帝的圖書照耀著輝光,載入冊冊之中,表彰著他的崇高德行。
道冠二儀始,風高三代英。
行政治理草創于兩基本原則,君臣之道在此確立,才能有高風亮節的三代英明君主。
樂和知化洽,訟息表刑清。
國家歡樂安康,文化發達,訴訟案件減少了,刑罰得到了清理。
罰輕猶在念,勿喜尚留情。
雖然刑罰變得輕微了,但仍然需要對此深思熟慮,不應過分欣喜而疏于思考。
明慎全無枉,哀矜在好生。
明智謹慎使國家免于冤枉,對人民的愛護和慈悲心態依然存在。
五疵過亦察,二辟理彌精。
對官員的缺點和錯誤都要審查,對于巫官的任免要謹慎精確。
幪巾示廉恥,嘉石務詳平。
巫官要展示純潔無私的品質,秉公行事,確保國家平安。
每削繁苛性,常深惻隱誠。
不斷削減繁復的刑法,時刻保持同情心和真誠。
政寬思濟猛,疑罪必從輕。
政府寬容度大,考慮到人民的困苦,對于懷疑有罪的案件誠觀從輕處理。
于張懲不濫,陳郭憲無傾。
在張平和陳仁言任職下,刑罰不過度懲罰,憲法法律不曲解。
刑措諒斯在,歡然仰頌聲。
刑罰政策體現出了非常諒解的態度,人們高興地稱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唐朝時期帝王所推行的慎罰政策。通過削減刑罰、審慎行政和寬恕的態度,取得了社會的安定和人民的喜愛。這是一首為了表揚唐朝帝王明智統治和慈悲心態而寫的贊美詩。詩中強調了國家的法治精神,以及對于人民福祉的關注。同時,也體現了唐朝文化繁榮和社會穩定的一面。整體而言,這首詩歌贊美了唐朝帝王的英明政策和對人民的關懷,表達了對于美好社會的向往和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