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法乾寺令諲太師 / 作者:張蠙 |
師居中禁寺,外請已無緣。
望幸唯修偈,承恩不亂禪。
院多喧種藥,池有化生蓮。
何日龍宮里,相尋借法船。
|
|
寄法乾寺令諲太師解釋: 寄法乾寺令諲太師
壽春張蠙
師居中禁寺,外請已無緣。
望幸唯修偈,承恩不亂禪。
院多喧種藥,池有化生蓮。
何日龍宮里,相尋借法船。
中文譯文:
寄法乾寺令諲太師
唐代張蠙
尊敬的諲太師,
我居住在中禁寺,沒有機會外出請您。
望您多加庇佑,只修習佛詩,不讓恩典打亂我的禪修。
寺院里噪鬧不安,常有人在種植藥草,池塘里開放著轉世為蓮花的生靈。
不知道何時能夠在龍宮里相聚,一起借道法船。
詩意:
這首詩是張蠙給諲太師寄去的信,表達了他對太師的尊敬和對自身境遇的抱怨。張蠙居住在中禁寺,無法外出邀請諲太師前來,只能以佛詩表達對太師的敬仰和希望得到太師的庇佑。他抱怨寺院里噪鬧不安,且有人在種植藥草,而池塘卻出現了轉世為蓮花的生靈,也許這是對塵世的暗示。他期待將來能夠在龍宮里相聚,希望能夠得到太師的法船指引。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張蠙隱居中禁寺,無法外出邀請諲太師的遺憾和對太師的敬仰。他以佛詩來表達對太師的感激和希望太師能夠庇佑自己的愿望。他對寺院內部的喧鬧和外面的世俗之事表示不滿,希望能夠有一個寧靜清凈的修行環境。他用描繪池塘里化身為蓮花的生靈來表達對超脫塵世的向往。他期待著在龍宮里與太師相聚,并借太師的法船來指引自己前往更高境界的修行。
整首詩以簡約的語言表達了張蠙內心的情感和志向,既表現了對太師的尊敬與敬仰,又表達了對塵世的厭倦和超脫的向往。通過詩中的意象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了張蠙心靈的寧靜和追求解脫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