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懷 / 作者:張蠙 |
十載聲沈覺自非,賤身元合衣荷衣。
豈能得路陪先達,卻擬還家望少微。
戰馬到秋長淚落,傷禽無夜不魂飛。
平生只學穿楊箭,更向何門是見機。
|
|
言懷解釋: 譯文:
在十年的歲月里,聲望逐漸沉寂下去,我漸漸覺得自己不如從前了。我賤微的身份與優雅的衣裳合為一體。然而,我怎么能與那些早已成功的人物并駕齊驅呢?我只能打算回家,望望那微小的前程。戰馬到了秋天,長淚滑落,傷害的鳥兒無時不飛走。我一生只學會了射中靶上的箭,更不知道該向哪個門才能機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出了作者在官場中的挫折和無奈之情。他感嘆自己的聲望漸漸下降,無法與那些成功的人相提并論。面對失敗,他只能放棄追逐功名,回歸家庭。他用“戰馬到秋長淚落,傷禽無夜不魂飛”的形象描繪出自己沮喪和傷感的心情。最后兩句表達了他一生只在箭術上有所造詣,卻不知道應該向哪個門才能有機會獲得成功。
這首詩以簡潔、含蓄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功名失敗和前途坎坷的憤懣和無奈,詩情激昂,情感深沉。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箭術的比喻,凸顯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無助。整首詩充滿著憂傷與無奈的情感,展現了作者對人生困境的深思和對處世之道的疑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