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陽道者 / 作者:張蠙 |
華陽洞里持真經(jīng),心嫌來客風塵腥。
惟餐白石過白日,擬騎青竹上青冥,翔螭豈作漢武駕,神娥徒降燕昭庭。
長生不必論貴賤,卻是幽人骨主靈。
|
|
華陽道者解釋: 《華陽道者》是唐代張蠙的作品,詩中描繪了一個隱居華陽洞的道士的生活態(tài)度與追求。
譯文:
華陽洞里持真經(jīng),
心嫌來客風塵腥。
惟餐白石過白日,
擬騎青竹上青冥。
翔螭豈作漢武駕,
神娥徒降燕昭庭。
長生不必論貴賤,
卻是幽人骨主靈。
詩意與賞析:
《華陽道者》描繪了一個隱居華陽洞的道士在追求長生不老的道路上的堅持和態(tài)度。
詩中的道士嫌棄塵世的喧囂和浮躁,他不貪求榮華富貴,持著真經(jīng)淡定地過著清凈的生活。他以白石為食,過白天,以此象征著他過的是無欲無求的簡樸生活。
他不僅在物質(zhì)上過簡單的生活,心靈上也力求升華。他想通過修行,駕馭青竹,上升至青天,超脫塵世的煩惱和束縛。這里的“青冥”也可以理解為無盡的天際。
詩中的翔螭和神娥都是仙女的象征,寫道士的追求類似于駕馭神仙、執(zhí)掌仙女,表現(xiàn)了他對長生不老的渴望。
最后兩句表達了長生不用論貴賤的觀點,也強調(diào)了隱士的精神追求。即便是在榮華富貴之中,也無法得到真正的長生。只有隱士們才能獲得真正的長生之道。
整首詩寫景交融人情,抒發(fā)了道士對塵世紛擾的厭惡和求道的決心。通過對隱士生活的描摹,表達了追求內(nèi)心平靜與長生不老的理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