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齋中有獸皮茵偶成詠 / 作者:羊士諤 |
逸才豈凡獸,服猛愚人得。
山澤生異姿,蒙戎蔚佳色。
青氈持與藉,重錦裁為飾。
臥閣幸相宜,溫然承宴息。
|
|
齋中有獸皮茵偶成詠解釋: 《齋中有獸皮茵偶成詠》是唐代詩人羊士諤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齋中有獸皮茵偶成詠,
Inthestudy,abeast'sfurrugbecomesthesubjectofapoem;
逸才豈凡獸,服猛愚人得。
Extraordinarytalentsarenotpossessedbyordinarybeasts,butbythefoolishwhowearthem.
山澤生異姿,蒙戎蔚佳色。
Themountainsandriversgiverisetouniqueforms,andtheMongolianpeople'sattireaddstotheirbeauty.
青氈持與藉,重錦裁為飾。
Greenfeltisusedtocoverandcushion,whileluxuriousbrocadeistailoredfordecoration.
臥閣幸相宜,溫然承宴息。
Lyinginthestudy,itharmoniouslyaccommodatesleisurelybanquets.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齋室中的景象,以及其中擺放的獸皮茵(氈子)所帶來的意象和感受。詩人羊士諤通過對獸皮茵的描繪和想象,表達了逸才和智慧之間的關(guān)系,以及自然與人文之間的和諧。
詩中首先提到了獸皮茵,詩人認(rèn)為真正的逸才并非普通的獸類所擁有,而是那些愚蠢的人所得到的。這里的獸皮茵可以被視為象征逸才的標(biāo)志物,它所代表的智慧和才能是那些平庸的動物無法擁有的。這種對逸才的定義和觀點,體現(xiàn)了唐代士人對于智慧和人格的重視。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山澤生發(fā)出的異樣姿態(tài),以及蒙古人的服飾給這個景象增添的美麗色彩。這里的山澤可以被視為大自然的表現(xiàn),而蒙古人的服飾則代表著人文之美。這種自然和人文的結(jié)合,展示了和諧共生的景象。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獸皮茵的用途和齋室的氛圍。青氈被用來覆蓋和墊底,重錦被用來裝飾。詩人通過描繪這些細(xì)節(jié),展示了齋室的雅致和溫馨。齋室是文人雅士修身養(yǎng)性、讀書寫字的地方,而獸皮茵的存在使得這個空間更加舒適和宜居。
整首詩通過對獸皮茵的描繪,表達了對逸才和智慧的追求,以及自然與人文之間的和諧關(guān)系。它展現(xiàn)了唐代士人對于智慧、人格和環(huán)境的重視,以及他們對于修身養(yǎng)性和雅致生活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