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宿鶴林寺 / 作者:崔涂 |
步步入林中,山窮意未窮。
偏逢僧話久,轉與鶴棲同。
燭焰風銷盡,蘭條露濕空。
又須從此別,江上正秋鴻。
|
|
秋宿鶴林寺解釋: 《秋宿鶴林寺》是唐代詩人崔涂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在秋天的夜晚來到鶴林寺中,與僧人長談,與鶴共棲,思路漸漸窮盡。燭光被風吹滅了,蘭條已被露水濕透了,詩人意識到他必須離開了,而江上的秋鴻正飛過。
中文譯文:
步步入林中,山窮意未窮。
偏逢僧話久,轉與鶴棲同。
燭焰風銷盡,蘭條露濕空。
又須從此別,江上正秋鴻。
詩意和賞析:
《秋宿鶴林寺》以寫景抒懷的方式描繪了詩人一個秋天夜晚的寺廟之行。詩人步履踏入深林,意念越來越空靈,仿佛找到了山的盡頭,但思考仍未盡。這時,他巧遇一位悟道多年的僧人,兩人長時間交談,詩人感到與這位僧人有一種心靈的共鳴,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只棲息在寺廟中的鶴。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燭光燃盡了,蘭條已被露水濕透了,詩人意識到自己必須分別離去了。與此同時,江上的秋鴻飛過,象征著時光的流轉,不停地遷徙。
這首詩揭示了詩人在一夜的時間里,經歷并思考了人生的無常和離別。通過寺廟和鶴的形象,詩人表達了自己對人生境遇的思考,以及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系。這首詩的意境清新,表達了作者深邃的心靈和對生命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