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夜啼(一作烏棲曲) / 作者:劉商 |
繞樹啞啞驚復棲,含煙碧樹高枝齊。
月明露濕枝亦滑,城上女墻西月低。
愁人出戶聽烏啼,團團明月墮墻西。
月中有桂樹,日中有伴侶。
何不上天去,一聲啼到曙。
|
|
烏夜啼(一作烏棲曲)解釋: 《烏夜啼(一作烏棲曲)》是唐代詩人劉商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烏夜啼(一作烏棲曲)
繞樹啞啞驚復棲,
含煙碧樹高枝齊。
月明露濕枝亦滑,
城上女墻西月低。
愁人出戶聽烏啼,
團團明月墮墻西。
月中有桂樹,
日中有伴侶。
何不上天去,
一聲啼到曙。
中文譯文:
黑烏在夜晚啼叫,
繞著樹上啞啞地驚動而再次棲息。
含著煙霧的碧樹高高地長滿枝椏,
月明時露水濕潤,枝干也變得滑溜。
城墻上的女墻西邊月亮低垂。
憂愁的人從家中走出來,聽著烏鴉的啼叫,
圓圓的明月從墻上西邊降落。
月亮中有桂樹,
白天中有伴侶相伴。
何不飛上天空去,
一聲啼叫迎接黎明的到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黑烏(烏鴉)在夜晚的啼叫為主題,描繪了一個寂靜的夜晚景象。烏鴉圍繞樹上飛舞,發出沙啞的叫聲,打破了夜晚的寧靜,又重新棲息在樹上。樹上的枝椏長得很高,充滿了煙霧般的綠色,月亮明亮時,露水滋潤著枝干,使其變得滑溜。城墻上的女墻西邊的月亮低垂,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
詩中的“愁人”聽著烏鴉的啼叫,走出家門,仰望著城墻上的明月,思緒萬千。月亮中有桂樹,白天中有伴侶相伴,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孤獨和憂愁。最后,詩人構思了一個意境,希望自己能夠像烏鴉一樣自由地飛上天空,在黎明時分發出一聲啼叫,迎接新的一天的到來。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描繪夜晚的自然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對自由的向往。烏鴉的啼叫和月亮的低垂形成了一種對比,突出了詩人的情感。整首詩意蘊含深遠,給人以思考和遐想的空間,展現了唐代詩歌的特點和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