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棠梨花和李太尉 / 作者:薛濤 |
吳均蕙圃移嘉木,正及東溪春雨時。
日晚鶯啼何所為,淺深紅膩壓繁枝。
|
|
棠梨花和李太尉解釋: 《棠梨花和李太尉》是一首唐代薛濤的詩詞。詩人以描繪花朵開放的景象,表達對春天美好的贊美和對自然的思考。
中文譯文:
吳均遷移了蕙草花壇上優美的樹木,
正巧逢上東溪的春雨。
太陽漸漸落下,黃鶯在啼叫著,它為什么而啼叫呢?
淺深的紅色花瓣壓在繁枝上面,美麗而豐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春天的景象為素材,展現了自然的美麗和生機。詩中的“吳均”可能是指今天的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而“東溪”則指石湖花壇。薛濤以“吳均蕙圃移嘉木”的形象,描繪了吳均在花壇上移植樹木的景象。這里的“蕙草花壇”可能指的是種滿蕙草的花壇,而“嘉木”則指的是高大的樹木。春雨的洗滌使得樹木和花朵更加嬌艷。
詩的下半部分,描繪了夜晚的景象。太陽漸漸落下,黃鶯的啼叫給人帶來一種令人感動的氛圍。詩人通過黃鶯的啼叫,向讀者展現了自然界中一種令人心曠神怡的音樂。最后,詩人用“淺深紅膩壓繁枝”來形容花朵的美麗。淺深的紅色與繁枝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幅美麗的景象。
整首詩描寫了春天中的花朵和自然界的美景,通過對自然界的觀察,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美好的贊美和思考。同時,詩人還通過描寫黃鶯的啼叫,向讀者傳達了一種和諧、寧靜的情感,給人一種美好的心境。這首詩以其簡明的文字和細膩的描繪,生動地展現了春天的美麗和作者的詩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