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離詩·鏡離臺 / 作者:薛濤 |
鑄瀉黃金鏡始開,初生三五月裴回。
為遭無限塵蒙蔽,不得華堂上玉臺。
|
|
十離詩·鏡離臺解釋: 詩詞《十離詩·鏡離臺》是唐代薛濤創作的一首詩,描寫了一面黃金鏡子從鑄造至鏡面上設計細膩花紋的過程,以及它無法被放置在華麗的玉臺上供人欣賞的遺憾之情。
譯文:
黃金鏡子傾瀉而成始得開,
初生時在三五月中盈回。
盡管精美卻因塵埃蒙蔽,
未能被擺放在華麗的玉臺。
詩意與賞析:
詩中以“十離”為題,描述了鑄造黃金鏡子的過程。鏡子初成時,處于金屬鑄體的階段,通過鑄造工藝變成了實際的鏡子。詩人以“初生三五月裴回”來形容這一過程,用意象描繪了鏡子的逐漸成形,創造了一種回環的美感。
而后,詩人將注意力轉向了鏡子被遺憾地放在了一個普通的地方而不是華麗的玉臺上。這里,鏡子象征著美麗和完美的事物,而華麗的玉臺則是象征高貴和榮耀的場所。通過將鏡子與玉臺對比,表達了詩人對美麗事物所應得的尊重和珍視,以及有受限制的遺憾之情。
整首詩以倒裝句為主,語言細膩而雋永,運用了夸張和對比手法,揭示了人們追求完美和對美的欣賞的理念。同時,通過對美和遺憾之情的對比,詩人也反映了對現實中不能完美地展示和欣賞美的失望和悲傷,以達到抒發情感和表達思想的目的。整首詩言簡意賅,寥寥數語之中蘊含了深刻的哲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