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謁巫山廟 / 作者:薛濤 |
亂猿啼處訪高唐,路入煙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聲猶是哭襄王。
朝朝夜夜陽臺下,為雨為云楚國亡。
惆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斗畫眉長。
|
|
謁巫山廟解釋: 詩詞《謁巫山廟》是唐代薛濤所作,描繪了詩人登巫山廟后的感受和思考。
中文譯文:
登巫山廟,聽到猿猴的聲音,我來到了高唐地方,踏上時而有煙霞彌漫,草木散發芬芳的道路。盡管我不能忘記宋玉描繪的山色,但水聲仍然讓我想起了襄王的哭泣。朝朝夜夜,陽臺下我思考著為了雨和云,楚國神州終將亡去的局勢。廟前的景象讓我感到悲哀,多少柳樹恍如無情,在春天長滿了畫眉的時候。
詩意和賞析:
《謁巫山廟》以山川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于時光的流轉和歷史的變遷的思考。詩人融入了自然景物中,通過對巫山廟的拜訪,感受到了山色和水聲所帶來的情感。詩中提到了宋玉描繪的山色以及襄王的哭泣,這些都是歷史中的故事和人物,通過對比和聯想,表達了歷史的悲壯和詩人對時光的無奈。最后,詩人以廟前的柳樹為象征,暗示了人世間的無常和變遷,春天長滿了畫眉,意味著美好的事物也會逝去。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歷史故事為托底,對于時光流轉、歷史沉淀和生命無奈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描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