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關 / 作者:曹鄴 |
衡門亦無路,何況入西秦。
灸病不得穴,徒為采艾人。
|
|
入關解釋: 《入關》是唐代詩人曹鄴的一首詩詞,詩人借用描述登門無門的現象,隱喻著自己想要進入西秦的艱難。詩詞內容抒發了作者的身世困境和對進入西秦困難的感嘆。
中文譯文:
衡門亦無路,
何況入西秦。
灸病不得穴,
徒為采艾人。
詩意:
詩中的“衡門”指家門,詩人表達了連回到自己家門都難以實現的無奈情緒。進一步比喻了進入西秦的困難,進一步凸顯了詩人的困境和無助感。詩中的“灸病不得穴”,既是對作者自己病痛不得良好治療的無奈,同時也象征著詩人進入西秦的困境。最后的“徒為采艾人”,意指徒然為他人采艾,表達了詩人望而卻步、無力行動的心情。
賞析:
《入關》通過借喻的手法,生動地表達了詩人悲憤困頓的心情,突顯了詩人身世困境和對未來的無助感。觀察詩句,第一句“衡門亦無路”,給讀者帶來了一種糾結無奈的意象。第二句“何況入西秦”,進一步強調了進入西秦的困難。第三句“灸病不得穴”,音韻活潑且意境深遠,濃縮了詩人病痛和希望未能實現的無奈感。最后一句“徒為采艾人”,以徒勞之舉象征詩人無力行動的心情。詩意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前途的憂愁和無望。整首詩詞形象生動、情感真切,啟示人們在面臨困難時應勇往直前,不被困境吞沒。同時,也反映了唐代社會亂象和詩人處境的艱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