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姑蘇臺 / 作者:曹鄴 |
南宮酒未銷,又宴姑蘇臺。
美人和淚去,半夜閶門開。
相對正歌舞,笑中聞鼓鼙。
星散九重門,血流十二街。
一去成萬古,臺盡人不回。
時聞野田中,拾得黃金釵。
|
|
姑蘇臺解釋: 《姑蘇臺》是唐代曹鄴所作的一首詩,描繪了一場宴會后的殘酷場景。詩中唱和迭出現的歌者和舞者形容了宴會的熱鬧,但又伴隨著美人的離去和悲傷情緒的表露。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南宮酒未銷,又宴姑蘇臺。
美人和淚去,半夜閶門開。
相對正歌舞,笑中聞鼓鼙。
星散九重門,血流十二街。
一去成萬古,臺盡人不回。
時聞野田中,拾得黃金釵。
中文譯文:
南宮里的酒還沒喝完,又宴請在姑蘇臺上。
美人伴著淚水離去,深夜閶門開啟。
對面正唱著歌舞,笑聲中傳來鼓聲。
星星散落在九重宮門,血流淌過十二街道。
一去成為萬古傳說,姑蘇臺上再無人歸來。
時光在野田間傳聞,撿到了一枚黃金釵。
詩意和賞析:
《姑蘇臺》以唐代風俗為背景,描繪了一個宴會的場景:南宮的酒還未喝完,又有宴會在姑蘇臺上舉行。宴會上,美人含淚離去,半夜閶門敞開。相對的人們正在唱著歌舞,笑中傳來鼓聲。九重宮門上的星星逐漸散落,街道上流淌著血。這里的九重門和十二街象征著壯麗的宮殿和富麗的城市,但這一切都成為過去,只有留下了無盡的憂傷和血淚。
詩人通過描繪這一宴會的殘酷場景,暗示了尚未成為殘酷現實的險惡。美人的淚水和笑聲中傳來的鼓聲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使詩詞更具沖擊力。最后兩句描述了姑蘇臺變得空蕩蕩,成為過去的傳說,再也沒有人回來。最后一句“時聞野田中,拾得黃金釵”,似乎寓意著再大的變故,歷史仍會流傳,人們仍會挖掘出過去的遺物。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鮮明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時代滄桑的思考和悲愴之情,具有深刻的詩意和賞析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