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鄭讎校內省眺矚思鄉懷友 / 作者:楊炯 |
銅門初下辟,石館始沉研。
游霧千金字,飛云五色箋。
樓臺橫紫極,城闕俯青田。
暄入瑤房里,春回玉宇前。
霞文埋落照,風物澹歸煙。
翰墨三馀隙,關山四望懸。
頹峰暌酌羽,流水曠鳴弦。
雖欣承白雪,終恨隔青天。
|
|
和鄭讎校內省眺矚思鄉懷友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唐朝時,我與鄭讎在校內省院遠眺思念故鄉和朋友。
銅門剛剛打開,石館剛剛開始沉思鉆研。
霧中游弋的字句如同千金般珍貴,云中飄飛的箋紙彩虹般絢爛。
樓臺橫跨紫微斗數的頂峰,城闕俯瞰青田之鄉。
溫暄的春風穿過瑤池佳閣,回到玉宇前,使萬物復蘇。
霞光中的文字漸漸隱沒于落日的余暉,風景逐漸沉默歸于煙霧中。
我心中更加思索與交流的時間和地點減少了,四面的山川也呈現出遙遠的景象。
頹峰之上我們共同品味文學,流水之間我們共同聽聞琴弦的悠揚。
雖然我喜悅于接受白雪的滋潤,但我仍然懊惱于與故鄉隔絕了。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思鄉懷友之情,以及在校內省院觀景時的心境。詩中通過描繪景物,如銅門、石館、飛云、樓臺、城闕等,展示了藝術、自然與人文的交融。詩人以豐富的形象描寫,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與對友情的久盼。詩人在思親思友的過程中,感受到文學和音樂的愉悅,并同時表達了對與家鄉疏離的遺憾之情。
賞析:
詩人通過婉轉的語言,以瑰麗的景物描寫和內心情感的交融,創造出一種富有詩意的場景。詩中描繪的景物既有宏偉壯麗的樓臺城闕,又有細膩柔和的霧氣云景,烘托出歡樂的離愁之感。通過對景物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家鄉和友情的思念之情,以及對現實與理想之間的距離感的痛苦。整首詩的語言簡練明快,情感真摯,給人以深思和想象的空間。同時,詩中融入了一些意境與禪理,使詩詞更加富有內涵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