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陵峽 / 作者:楊炯 |
絕壁聳萬仞,長波射千里。
盤薄荊之門,滔滔南國紀。
楚都昔全盛,高丘烜望祀。
秦兵一旦侵,夷陵火潛起。
四維不復設,關塞良難恃。
洞庭且忽焉,孟門終已矣。
自古天地辟,流為峽中水。
行旅相贈言,風濤無極已。
及余踐斯地,瑰奇信為美。
江山若有靈,千載伸知己。
|
|
西陵峽解釋: 詩詞《西陵峽》的中文譯文:
絕壁聳萬仞,
高聳的峭壁無比陡峭,
長波射千里。
浩渺的長江波浪如箭般射向千里之外。
盤薄荊之門,
曲折婉轉像薄荊門,
滔滔南國紀。
滾滾南國之水永不停息。
楚都昔全盛,
曾經楚國都城輝煌富庶,
高丘烜望祀。
高樓臺遙望祭祀的場面。
秦兵一旦侵,
秦軍突然入侵,
夷陵火潛起。
大火悄然升起于夷陵城。
四維不復設,
四方邊防不再建立,
關塞良難恃。
邊關壯闊的城池難以依靠。
洞庭且忽焉,
洞庭湖時而平靜,
孟門終已矣。
孟津之門已經不再繁榮。
自古天地辟,
自古以來天地分開,
流為峽中水。
江水一直流淌在峽谷中。
行旅相贈言,
行旅之間相互贈言,
風濤無極已。
江風波浪沒有窮盡。
及余踐斯地,
我踏足在這片土地上,
瑰奇信為美。
這里的奇異景色令人著迷。
江山若有靈,
如果江山有靈魂,
千載伸知己。
千年之后依然能夠理解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述西陵峽的自然景觀,展示了江山變遷和人事易逝的主題。作者通過描繪峭壁險峻、長江澎湃的景象,反襯了曾經輝煌的楚國和衰敗后的悲壯。詩中有著對歷史興衰和人生短暫的思考,寄托了對江山和歷史的感慨,也表達了對美景的贊美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
同時,詩中也體現了中國古代文人的旅行情結,將自己融入到景色之中,感受到瑰奇美景帶來的美好心情。通過描述行旅間的相互贈言和江風波浪的無窮,展示了人與自然的親近和思考。最后,作者提到江山若有靈,表明他對江山有一種與之相通的感悟和理解,這也傳達了一種對歷史和江山延綿千年的敬仰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