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憶江南(二首,與本調不同) / 作者:馮延巳 |
去歲迎春樓上月,正是西窗,夜涼時節。
玉人貪睡墜釵云,粉消妝薄見天真¤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一夢經年瘦。
今宵簾幕揚花陰,空馀枕淚獨傷心。
今日相逢花未發,正是去年,別離時節。
東風次第有花開,恁時須約卻重來¤
重來不怕花堪折,只恐明年花發人離別。
別離若向百花時,東風彈淚有誰知?
|
|
憶江南(二首,與本調不同)解釋: 《憶江南(二首,與本調不同)》
去年迎春樓上月,
正是西窗,夜涼時節。
玉人貪睡墜釵云,
粉消妝薄見天真。
人非風月長依舊,
破鏡塵箏一夢經年瘦。
今宵簾幕揚花陰,
空馀枕淚獨傷心。
今日相逢花未發,
正是去年,別離時節。
東風次第有花開,
恁時須約卻重來。
重來不怕花堪折,
只恐明年花發人離別。
別離若向百花時,
東風彈淚有誰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作者對江南地區的懷念之情。詩中使用了比喻和寫景相結合的手法,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回憶和對離別的痛苦之情。
首先,第一首詩以迎春樓為背景,描繪了去年春天的情景。樓上月明如水,夜晚涼爽,玉人還在夢中,不知道自己的花釵已經滑落。這一描寫展現了江南地區春天的美景和浪漫氛圍。
接著,作者表示人事匆匆,風景依舊,比喻自己的心情猶如一夢經年般蒼涼瘦弱。再次提到了夜晚的寒冷,作者抱枕而泣,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思念和對離別的悲傷之情。
第二首詩以花未開的時節為背景,描述了作者此時的相逢和別離。雖然春風漸漸有了花開的跡象,但是作者知道再次相遇并不能改變離別的命運。作者擔心明年花開時,又將發生離別的悲劇。最后一句“別離若向百花時,東風彈淚有誰知?”,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痛苦和無奈,暗示了自己在別離中的無助和傷痛。
整首詩以江南地區的自然景色和美麗花朵為背景,通過描寫人物的情感和心境,抒發了作者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思念和對離別的痛苦之情,展現了詩人對人生無常和命運之感慨。同時,通過寫景、寫情相結合的手法,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