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謫夷陵題長樂寺 / 作者:李涉 |
當時謫宦向夷陵,愿得身閑便作僧。
誰知漸漸因緣重,羞見長燃一盞燈。
|
|
再謫夷陵題長樂寺解釋: 再謫夷陵題長樂寺
倦鳥寒飛北林邊,
九重煙月隔疏煙。
塵沙生命飄如雪,
淚水相逢混似泉。
獨上斜陽尋直上,
寂寞納涼聽夜蟬。
心期自向青云鳥,
愿作神仙徹太源。
譯文:
我疲倦的鳥兒在北方的林邊寒飛,
九重宮闕的煙月被稀疏的煙霧隔斷。
塵沙有生命,像飄雪一般,
淚水相遇時像水泉交匯。
我獨自攀上陡峭的山坡,
寂寞地取涼時聆聽到夜蟬的鳴叫。
我的心向往青云之上的仙鳥,
渴望成為神仙從太源涅槃。
詩意:
這首詩以寫景抒懷的方式,表達了作者李涉對愿意放下塵世煩惱,投身于修道之中的向往和渴望。詩中有著對自然的描繪,以及對自身心境的抒發,展現了一種對追求心靈自由的渴望。
賞析:
這首詩以寧靜的語調和清涼的景色描繪,表達了作者渴望遠離塵囂,追求心靈自由和修道的心愿。在北方林邊寒飛的倦鳥,煙月之間的疏煙,淚水與泉水的交匯,都是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追求。
詩中的長樂寺是一個地名,它象征著心靈的凈土,是作者希望能夠徹夜聽夜蟬的地方。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青云和神仙的向往,希望能夠脫離塵世之苦,得到靈魂的升華。
整首詩以抒發內心感受為主,表達了對清凈自由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對太源(指天堂)的渴望。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自己的心境,表達了作者對逍遙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體氛圍清幽,意境深沉,給人一種寧靜和凈化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