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曲歌辭·竹枝 / 作者:李涉 |
荊門灘急水潺潺,兩岸猿啼煙滿山。
渡頭年少應官去,月落西陵望不還。
巫峽云開神女祠,綠潭紅樹影參差。
下牢戍口初相問,無義灘頭剩別離。
石壁千重樹萬重,白云斜掩碧芙蓉。
昭君溪上年年月,獨自嬋娟色最濃。
十二峰頭月欲低,空濛江上子規啼。
孤舟一夜東歸客,泣向春風憶建溪。
|
|
雜曲歌辭·竹枝解釋: 中文譯文:
荊門灘急水潺潺,
兩岸猿啼煙滿山。
渡頭年少應官去,
月落西陵望不還。
巫峽云開神女祠,
綠潭紅樹影參差。
下牢戍口初相問,
無義灘頭剩別離。
石壁千重樹萬重,
白云斜掩碧芙蓉。
昭君溪上年年月,
獨自嬋娟色最濃。
十二峰頭月欲低,
空濛江上子規啼。
孤舟一夜東歸客,
泣向春風憶建溪。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山水之間的離別和思念之情。詩人以荊門灘為背景,描述了急流咆哮、山猿啼鳴的景象。其中,有一個年輕人要去應聘官職,乘渡船過江,望著月落在西陵,他知道自己將離開了這片土地。詩中還描繪了神女祠的神秘景色,以及石壁間的千重樹、萬重白云,展示出大自然的美景。最后,詩人以昭君溪為背景,描繪了每年月色最濃郁的時候,孤獨地嬋娟著昭君溪的景色。月亮懸掛在十二峰頭,江上子規的啼聲在空氣中回蕩,孤舟一夜東歸,詩人泣向春風,思念起建溪。
賞析:
這首詩以平仄韻律的五言絕句形式表達了詩人離別的心情。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詩人成功地創造出一幅思鄉離別的意境。詩中的山水景色以及與之相對應的人物情感表達,展現出詩人細膩的情感世界。整首詩情緒起伏跌宕,意境空靈,給人以深深的思索和感動。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將自己的思念和離別之情融入其中,表達出對故鄉和過去的追思和思念之情。詩中的用詞簡練明確,意象鮮明,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首詩流暢自然,情感真摯,是一首富有韻味的離別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