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獨孤拾遺先輩先赴上都 / 作者:李嘉祐 |
行春日已曉,桂楫逐寒煙。
轉曲遙峰出,看濤極浦連。
入京當獻賦,封事更聞天。
日日趨黃閣,應忘云海邊。
|
|
送獨孤拾遺先輩先赴上都解釋: 《送獨孤拾遺先輩先赴上都》是唐代詩人李嘉祐創作的詩歌。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行春日已曉,桂楫逐寒煙。
轉曲遙峰出,看濤極浦連。
入京當獻賦,封事更聞天。
日日趨黃閣,應忘云海邊。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歌寫的是送別獨孤拾遺先輩,即獨孤皇后的祖先,前往首都(上都)的情景。詩人通過描繪春日清晨的景色,展現了一幅優美的畫面。
詩歌的第一句“行春日已曉,桂楫逐寒煙”表達了春日晨光的美景,桂楫指的是以桂木制成的小船,逐寒煙則是在朝霞中航行,這里傳達了出行的喜悅和美好。第二句“轉曲遙峰出,看濤極浦連”描繪了船在水中彎曲的曲線,以及遠處峰巒和浪濤的景象,給人以開闊、壯麗的感覺。
第三句“入京當獻賦,封事更聞天”描寫了行程的目的,即要前往京城(上都)獻上賦詩,呈遞封事,以表達作者的心情和忠誠。詩人提到“更聞天”,意味著這些事跡會傳達到天子那里,強調了行動的重要性和意義。
最后一句“日日趨黃閣,應忘云海邊”表達了在京城履行職責的決心,詩人會日復一日地前往黃閣,即皇宮,辦理公務。但他也會應該忘掉外界的誘惑,專心致志地投入到職責之中。云海邊可能暗示了在遠方的心思,但這一句同時強調了詩人對使命的承諾。
整首詩以清新的描寫、高遠的情感,展示了詩人對美景、使命以及忠誠的體驗和態度。通過描繪旅途中的景色和情感,詩人表達了他對歷史使命的熱切期盼和對清正廉潔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