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裴侍御見贈斑竹杖 / 作者:李嘉祐 |
騷人夸竹杖,贈我意何深。
萬點湘妃淚,三年賈誼心。
愿持終白首,誰道貴黃金。
他日歸愚谷,偏宜綠綺琴。
|
|
裴侍御見贈斑竹杖解釋: 裴侍御見贈斑竹杖
朝代:唐代
作者:李嘉祐
騷人夸竹杖,贈我意何深。
萬點湘妃淚,三年賈誼心。
愿持終白首,誰道貴黃金。
他日歸愚谷,偏宜綠綺琴。
詩詞的中文譯文:
裴侍御見贈斑竹杖
騷人們夸竹杖,贈給我是何等深意。
這根竹杖上有成千上萬滴湘妃的淚水,有三年賈誼的心思。
愿意一直持有到白發蒼蒼,誰說貴重比不上黃金。
日子過去了我將回到愚谷,特別適合彈奏綠綺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李嘉祐所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述了一位裴侍御送給李嘉祐一根斑竹杖的情景,以及詩人對此的思考和贊賞之情。
首句“騷人夸竹杖,贈我意何深。”說明了騷人們對竹杖的贊美,而裴侍御將這根竹杖贈送給李嘉祐,顯示了他對李嘉祐的深意和情誼。
接下來的兩句“萬點湘妃淚,三年賈誼心。”運用了修辭手法。將竹杖上的斑點比喻成湘妃的淚水,表達了騷人們對竹杖的贊美之情,并將三年的心思與竹杖聯系起來。賈誼是西漢時期的學者,他曾說過:“三年事不成,懷憂惘而卒。”這里詩人用賈誼的心思來比喻成竹杖上的斑點,意味著李嘉祐對這根竹杖的贊美和珍視。
接下來兩句“愿持終白首,誰道貴黃金。”表達了詩人對這根竹杖的珍視之情。他愿意一直持有這根竹杖,直到白發蒼蒼。并表示對于他來說,這根竹杖的珍貴程度不下于黃金。這里可以看出詩人對竹杖的喜愛和對物質財富的看法。
最后兩句“他日歸愚谷,偏宜綠綺琴。”表示了詩人對退隱田園生活的向往。他希望將來能夠回到愚谷,一個寧靜的地方,適合彈奏綠色的綺琴。這里通過對綠色的綺琴的描述,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簡樸的心情。
總體來說,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對竹杖的贊美和珍視之情,同時也透露出對退隱田園生活的向往和對物質財富的看法。詩中使用了一些意象和比喻,使詩詞更加生動。整體氛圍清新自然,給人以清靜寧和之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