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寺鐘 / 作者:李嘉祐 |
疏鐘何處來,度竹兼拂水。
漸逐微風聲,依依猶在耳。
|
|
遠寺鐘解釋: 《遠寺鐘》是唐代李嘉祐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描寫遠處寺廟鐘聲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在寂靜的夜晚聆聽鐘聲時所產(chǎn)生的感受和思考。
譯文:
遠寺鐘聲從何處來,穿越竹林又拂過水面。
聲音逐漸滲透,微風中傳來,依然在耳邊回蕩。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詩人在寂靜的環(huán)境中聽到遠處寺廟的鐘聲,通過描寫鐘聲的傳播路徑和聲音的特點,表達了詩人對遠寺鐘聲的聆聽和思考。遠寺鐘聲穿越竹林,拂過水面,隨著微風悄悄傳來,仿佛還在耳邊回蕩,給人一種寧靜和溫馨的感覺。這首詩讓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寧靜,也反映了詩人對寺廟和宗教信仰的敬重和向往。
賞析:
《遠寺鐘》以簡潔的語言和細致的描寫展現(xiàn)了一幅寧靜而祥和的畫面。詩中通過描寫鐘聲的傳播路徑和聲音的特點,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遠寺鐘聲的美妙和溫馨。詩人通過對自然環(huán)境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的夜晚,使人心情平靜,思緒回蕩。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