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螢 / 作者:李嘉祐 |
映水光難定,凌虛體自輕。
夜風吹不滅,秋露洗還明。
向燭仍分焰,投書更有情。
猶將流亂影,來此傍檐楹。
|
|
詠螢解釋: 《詠螢》
映水光難定,
凌虛體自輕。
夜風吹不滅,
秋露洗還明。
向燭仍分焰,
投書更有情。
猶將流亂影,
來此傍檐楹。
中文譯文:
映照在水中的光芒難以固定,
在虛空中飛舞的身軀輕盈自在。
夜風吹拂而不能熄滅,
秋露洗滌使它更加明亮。
它靠近蠟燭卻跟隨火焰分散,
投射在書上更是有情調。
它依舊飄動著不定的身影,
來到這里傍著檐楹。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以詠史與抒發情懷的方式描繪了螢火蟲的形象。通過對螢火蟲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生活中微小而充滿靈動的事物的觀察和感受,以及對自然萬物的熱愛和贊美。
詩中使用了一系列對比、象征和寓意等修辭手法。作者通過映水光、凌虛體來描繪螢火蟲在夜晚中行動的輕盈和自由。夜風吹動,雖然螢火蟲的光芒搖曳不定,卻不會被熄滅,這象征了生命的頑強和堅持。秋露洗滌的描述則使得螢火蟲的光芒更加純凈明亮。此外,將螢火蟲靠近蠟燭的行為賦予了情感,使得詩意更加豐富。
整首詩以樸實自然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螢火蟲的細致觀察和對自然的敏感。通過描繪細小而微妙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贊美,同時也反映出唐代文人對自然美的追求和對純粹的審美體驗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