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風詩·治風詩五篇·至仁 / 作者:元結 |
猗皇至圣兮,至惠至仁,德施蘊蘊。
蘊蘊如何?不全不缺,莫知所貺。
猗皇至圣兮,至儉至明,化流瀛瀛。
瀛瀛如何?不虢不赩,莫知其極。
|
|
二風詩·治風詩五篇·至仁解釋: 《二風詩·治風詩五篇·至仁》是唐代詩人元結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猗皇至圣兮,至惠至仁,
德施蘊蘊。蘊蘊如何?
不全不缺,莫知所貺。
猗皇至圣兮,至儉至明,
化流瀛瀛。瀛瀛如何?
不虢不赩,莫知其極。
詩意:
這首詩以贊頌和歌頌至圣至仁為主題。詩中通過表達猗皇的至圣至仁和至儉至明的品德,展示了這位圣人的高尚品質和卓越才德。詩人用蘊蘊、瀛瀛等形容詞來形容這種德行的豐富和充盈,同時也表達了人們對他的深深敬仰和贊美。
賞析:
這首詩的特點是通過反問和排比的修辭手法來展示詩人對猗皇至圣至仁的崇敬之情。首先,詩人提到猗皇的至圣至仁,將其品德之高尚和仁愛之深厚表達得淋漓盡致。接著,詩人用蘊蘊來形容猗皇的德行,表達了這種德行的豐富和充實,同時也暗示了猗皇所施展的仁德涵蓋了方方面面,無所不包。然而,詩人又以不全不缺、莫知所貺的方式提出了一個問題,即猗皇的德行何以如此豐富而又無法完全描述和贊美。這種反問的方式使詩詞更具表現力和哲理性。
第二段的贊美同樣采用了類似的表達方式。詩人以至儉至明來形容猗皇的德行,展示了他的節儉和聰明才智。而化流瀛瀛則表達了猗皇的德行之廣泛和豐富,以及其對人民的影響之深遠。同樣地,詩人以不虢不赩、莫知其極的方式形容瀛瀛,表達了猗皇的德行之廣大和超越人類的理解。這種排比的修辭手法使詩詞更加生動有力,增強了詩人對猗皇至圣至仁的敬仰之情。
總的來說,《二風詩·治風詩五篇·至仁》通過反問和排比的手法,以及形容詞的運用,生動地表達了對猗皇至圣至仁的崇敬之情,并展示了他高尚的品質和卓越的才德。這首詩詞在唐代文學中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同時也傳遞了對高尚人格和仁愛之道的崇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