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風詩·治風詩五篇·至仁 / 作者:元結 |
(古有仁帝,能全仁明以封天下,故為《至仁》之詩
二章四韻十二句)
猗皇至圣兮,至惠至仁,德施蘊蘊。
蘊蘊如何?不全不缺,莫知所貺。
猗皇至圣兮,至儉至明,化流瀛瀛。
瀛瀛如何?不虢不赩,莫知其極。
|
|
二風詩·治風詩五篇·至仁解釋: 《二風詩·治風詩五篇·至仁》的中文譯文如下:
猗皇至圣啊,至惠至仁,
德行廣泛而滋長。
滋長如何?
完滿無損,無人知曉其恩德。
猗皇至圣啊,至儉至明,
化育萬物成長。
成長如何?
不偏袒不傾斜,無人能夠知曉其極致。
這首詩描寫的是一個至仁至慈的君主,他的德行廣泛而深遠,無人能夠完全領悟其恩德的深厚。他以至儉至明的治國方式,使得萬物皆能茁壯成長,而無人能夠完全領悟其極致的奧妙和威嚴。
整首詩以“至仁”為中心,強調了一個君主德行的重要性,也表達了作者對至仁之道的向往和崇敬。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至仁的贊頌,詩歌傳達出一種哲思和儒家思想的價值觀,同時也展示了唐代社會對于君主的期望和對道德理念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