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樂府十二首·思太古 / 作者:元結 |
東南三千里,沅湘為太湖。
湖上山谷深,有人多似愚。
嬰孩寄樹顛,就水捕鷠鱸。
所歡同鳥獸,身意復何拘。
吾行遍九州,此風皆已無。
吁嗟圣賢教,不覺久躊躕。
|
|
系樂府十二首·思太古解釋: 中文譯文:
東南三千里,沅湘是太湖。
湖上山谷深,有人多似愚。
嬰孩寄樹顛,就水捕鰒鱸。
所歡同鳥獸,身意復何拘。
吾行遍九州,此風皆已無。
吁嗟圣賢教,不覺久躊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元結所創作的《系樂府十二首》之一,題為《思太古》。詩中描述了一幅寧靜自然的鄉村景致。
詩的前兩句“東南三千里,沅湘是太湖”,以自然景觀為開頭,展現了東南地區的廣闊景色,以沅湘兩個地名指代太湖,形象地描繪了湖泊的遼闊。
接著,詩人描繪了湖上的深山谷地,“湖上山谷深,有人多似愚?!边@句意味著這些居住在山谷里的人看上去并不聰明,在人們眼中有些愚笨。這或許是因為他們與外界隔絕,生活在恬靜的自然環境中。
隨后,詩人用“嬰孩寄樹顛,就水捕鰒鱸”來形容這些居民的生活方式。嬰孩們在樹上玩耍,他們捕捉蘸水中的鰒鱸,享受著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樂趣。這一切都顯示了這些人的無拘無束和對自然的依賴。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改變和現實的思考。“吾行遍九州,此風皆已無?!痹娙嗽苡胃鞯?,看到的景色都變得尋常平庸,沒有了當初的美好。這也讓詩人感嘆圣賢教育,也無法改變現實的困境,感到無可奈何。
整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鄉村生活,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簡約生活的向往,并對現實的無奈和困境感到痛苦。在充滿了自然和溫馨的描繪中,詩人展示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