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喻常吾直(時為攝官) / 作者:元結 |
山澤多饑人,閭里多壞屋。
戰爭且未息,征斂何時足。
不能救人患,不合食天粟。
何況假一官,而茍求其祿。
近年更長吏,數月未為速。
來者罷而官,豈得不為辱。
勸為辭府主,從我游退谷。
谷中有寒泉,為爾洗塵服。
|
|
喻常吾直(時為攝官)解釋: 《喻常吾直(時為攝官)》詩意及賞析
山澤多饑人,閭里多壞屋。
戰爭且未息,征斂何時足。
不能救人患,不合食天粟。
何況假一官,而茍求其祿。
近年更長吏,數月未為速。
來者罷而官,豈得不為辱。
勸為辭府主,從我游退谷。
谷中有寒泉,為爾洗塵服。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元結寫的。詩人以攝官之身份,直接面對壞屋和饑民,體現了社會的不公和困苦。他感嘆戰爭仍未結束,征斂卻不見止境,導致民眾始終無法擺脫困境。詩中詩人表達了自己無法救助到處身處困境的人們,自己也不得不屈從于紅塵世事,假裝得到了一份官職,只為了獲取俸祿。然而,近年來,讓他屈服于權勢者還沒有給予他急需的升遷,反而放棄他的官職。詩人感到受辱,決定勸退府主,選擇退隱田園。田園中有一股清涼的泉水,讓他可以洗去塵埃,重拾真實的自己。
這首詩反映了唐代社會中的不公和愚昧現象。詩人通過描述山澤的饑民與閭里的壞屋,暗指社會的困苦境遇。他批評戰爭和征收財富無法得到滿足,以及個人謀求權勢和利益的行為。詩人在面對挫折和失望時,選擇拒絕權勢,追求內心的凈化與解放。
詩詞的中文譯文:
山和湖澤里面有很多饑民,
我家鄉有很多破屋;
戰爭還沒有停息,
征收稅款什么時候才夠?
我無能為力地幫助他們免受苦難,
甚至無法吃到正常的食物;
更何況只是虛假的官職,
為了茍求那些俸祿。
近些年來,我曾多次長官未有升遷;
而新來的官員被解職,這不是凌辱嗎?
我勸誡高官,決定離開政府府辦,
與我一同退隱田園。
在那里,有冰冷清涼的泉水,
可以洗去你的塵垢和衣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