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張中丞入臺從事 / 作者:李德裕 |
驛騎朝天去,江城眷闕深。
夜珠先去握,芳桂乍辭陰。
澤國三千里,羈孤萬感心。
自嗟文廢久,此曲為盧諶。
|
|
送張中丞入臺從事解釋: 《送張中丞入臺從事》是唐代李德裕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驛騎朝天去,
江城眷闕深。
夜珠先去握,
芳桂乍辭陰。
澤國三千里,
羈孤萬感心。
自嗟文廢久,
此曲為盧諶。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張中丞出使臺灣的場景。驛騎踏上了通向遠方的旅程,離開江城的親人和宮闕。夜珠先行,象征著夜晚的明月,照耀著張中丞的道路。芳桂樹在陰影中告別,預示著離別的憂傷。遠離的國土綿延三千里,心中感慨萬千。作者自嘆文人邊緣的無奈,用這首詩表達了對張中丞的送別之情。
賞析:
《送張中丞入臺從事》是一首別離之作,以抒發離別之情為主題。整首詩詞以簡潔而準確的筆觸勾勒出離別的場景,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時代變遷的感慨。詩中的意象與象征手法運用得當,通過夜珠、芳桂等形象描繪,增強了離別的憂傷氛圍。作者以自身的身份為出發點,表達了對文人境遇的痛感,暗示了時代的困頓和文化的荒蕪。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友人的離情別緒,同時也包含著對國家和時代的思考和憂慮。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將離別的情感和對時代變遷的感慨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給人以深思。它既是一首別離之作,又蘊含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抒情和議論意味。在賞析這首詩詞時,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作者對離別和時代變遷的深刻體驗,思考自己在面對離別和變遷時的情感和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