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潭上紫藤 / 作者:李德裕 |
故鄉春欲盡,一歲芳難再。
巖樹已青蔥,吾廬日堪愛。
幽溪人未去,芳草行應礙。
遙憶紫藤垂,繁英照潭黛。
|
|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潭上紫藤解釋: 潭上紫藤
故鄉春欲盡,一歲芳難再。
巖樹已青蔥,吾廬日堪愛。
幽溪人未去,芳草行應礙。
遙憶紫藤垂,繁英照潭黛。
譯文:
潭上的紫藤
故鄉的春天即將結束,一年的芳華難再續。
山巔的樹木已經郁郁蔥蔥,我這座小屋每日都讓我愛不釋手。
幽靜的溪水邊,人還未離去,行走之間應有茂盛的芳草為我阻礙。
遙遠地回憶著紫藤垂下,繁花覆蓋潭水,仿佛映照著幽深的墨藍。
賞析:
這首詩詞是唐代官員李德裕創作的《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其中之一的作品。詩人以故鄉春天即將結束的景象為背景,以自然景物和感慨交織的方式,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故鄉春欲盡,一歲芳難再。”詩人以“故鄉”的春天即將過去作為詩歌的背景,表達了對逝去春天的感慨和無法重現的遺憾。
第二句“巖樹已青蔥,吾廬日堪愛。”詩人描述了春天的景色,山巔的樹木已經郁郁蔥蔥,而自己的屋子也讓人愛不釋手。
第三句“幽溪人未去,芳草行應礙。”描繪了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幽靜的溪水邊,還有行走時茂盛的芳草為人所阻。
最后一句“遙憶紫藤垂,繁英照潭黛。”通過對紫藤垂下的景象的回憶,詩人表達了對故鄉春天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意思簡潔而綿密,通過描繪故鄉春天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逝去的春天的思念之情。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和情感的交織,詩人將自身的感慨融入其中,給人以深深的感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