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冢 / 作者:曹松 |
代遠已難問,累累次古城。
民田侵不盡,客路踏還平。
作穴蛇分蟄,依岡鹿繞行。
唯應風雨夕,鬼火出林明。
|
|
古冢解釋: 古冢
代遠已難問,
累累次古城。
民田侵不盡,
客路踏還平。
作穴蛇分蟄,
依岡鹿繞行。
唯應風雨夕,
鬼火出林明。
中文譯文:
古冢
替代人已經(jīng)難以尋問,
古城接連不斷。
人們的田地侵占不盡,
旅客的路再次平坦。
蛇在墳頭挖洞,
鹿在山岡間跑動。
只有在風雨夜晚,
幽靈的鬼火從林中明亮地出現(xiàn)。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一個古老的墓地,表達了時光流轉(zhuǎn),人事改變的主題。
詩中提到的“代遠已難問”,暗示了古墓的年代已經(jīng)久遠,人們已經(jīng)不再知道其中的歷史和故事。
古城“累累次”,說明這里曾經(jīng)有過多次文明的興起和衰落。民田侵占不盡,反映了人們的生活和現(xiàn)實壓力,也暗示了時間對歷史的侵蝕和遺忘。
詩中的蛇和鹿象征著野性和自然的存在,它們在古冢周圍活動,猶如對歷史的見證。群山和林木是靜寂寂靜的見證者,鳥獸禽鳴、風雨山河都化作了文化的遺跡。
最后兩句“唯應風雨夕,鬼火出林明”,寓意著只有在風雨的夜晚,幽靈的鬼火才能從林中閃現(xiàn),揭示了歷史的神秘和不可知之處。
整首詩通過對古冢的描繪,呈現(xiàn)出歷史、時光和人文的變遷,喚起了對逝去文明、古代歷史的思考和美感,引人深思。 |
|